| 大王 巾山國王金身 | 
過火儀式事前準備,金紙是用「掛」金,一疊疊撕成單張裝袋。中午十二點半,請出神像,在拜亭安座綁牢於四轎(四人抬的轎子)。過火場地旁,佈置六件安將桌,其中一件安置安將斗,是由斗、米、尺、秤、剪刀、鏡子及牲禮組成。
下午一點半起,四轎在廟埕與過火堆場地舞跳小金火,並輪流在安將桌前,由轎伕在「掛」金上勒靈符(加蓋印信)與勒符咒,供參與過火人員配戴。大水桶加火化符咒成符水,作為灑淨過火金紙之用。
三山國王三頂四轎,在法師指引,依五營方位,指定位置埋符咒與點燃金紙。同時所有四轎與捧著神像的人員,繞行廟埕及宮廟三圈後,在法師帶領下,依序逐一踩踏金紙火堆,並接連三次過火,再過小型金紙火,就入廟安座,於下午二點十分結束過火儀式。
| 掛金分成單張裝袋 | 
| 大殿供品 | 
| 米糕龜 | 
| 神像四轎安座 | 
| 安將斗 | 
| 午供法會 | 
| 後台化妝 | 
| 勒靈符 | 
| 勒符咒 | 
| 淨水 | 
| 大花鼓 | 
| 金紙堆 | 
| 鑼鼓響起 | 
| 發符咒 | 
| 三山國王四轎安營 | 
| 舞跳小金火 | 
| 繞場三圈 | 
| 四轎過火(一) | 
| 四轎過火(二) | 
| 四轎過火(三) | 
| 神像過火 | 
| 過小金火後入廟安座 | 
 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