拜亭供桌擺滿各種龜紋製品,有麵線龜、米包龜、麵包龜及糕餅龜等,以麵線龜最多。每隻重量三公斤到二十公斤,米包龜則是二百公斤。乞龜者經祈求擲筊得聖杯,到辦公室登記,即可帶回,呷平安、賺大錢,來年加成還龜。
中午十二點起,準備過火事宜,執事者請出祖師公等神像,到過火場臨時神桌安置,各祖固定在武轎。一點起有十頂各祖武轎同時發輦,舞動一番。老祖武轎發輦,在桌上劃字指示過火事宜,並劃符紙、蓋印。二祖武轎則淨鹽米、淨水,先由法師火化符紙,武轎再觸擊,完成儀式。
金紙火堆處,鋪上層沙土,再倒金紙,數量約一仟二百多支金紙,由法師祭火煞後,點燃金紙,同時進行武轎與信徒捧著神像,遶行火堆三圈,其間有一人持淨水為參與者灑淨水淨身。(待續)
| 廟貌 |
| 廟號 |
| 大殿神尊 |
| 糕餅龜 |
| 麵線龜 |
| 米包龜 |
| 素豬羊 |
| 過火神像 |
| 過火武轎 |
| 金紙火催起輦 |
| 武轎起輦撞桌 |
| 老祖武轎劃字 |
| 老祖武轎劃符令 |
| 符火淨鹽米 |
| 二祖武轎淨鹽米 |
| 符火淨水 |
| 二祖武轎爭水 |
| 過火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